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家族文化 家族新闻 家族名人 宗谱搜索 联谊活动 视频图片 家族基金 家族论坛 联系我们
 
宗族历史  
宗族历史
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宗族历史
 
张氏的起源,迁移和分布
日期:2017年12月28日 浏览[2464]

摘 要:张姓是我国第三大姓,但历来对其起源地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在运用引证文献、查阅谱牒等传统方法的同时,结合区域历史地理状况,对张姓起源地进行研究,进一步印证了“清河说”。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张姓人口历史上的迁移扩散和现今的地理分布加以粗略的梳理,以期对我国张姓人口的来龙去脉有一个较系统的了解。

关键词:张姓;起源;迁移;分布
姓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姓氏文化研究,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近些年来姓氏文化研究越来越引起关注和重视,许多地方和研究部门都把姓氏寻根当成文化资源,积极进行开发,并由此带来了姓氏文化研究的繁荣。
目前,我国还在使用的的汉姓达三千多个。在我国众多姓氏中,张姓是最具影响力、历史最悠久的姓氏之一。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数字,张姓人口约为84800000人,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07%,位居全国第三。此外,在海外约有张姓人口2000万人。 
一、张姓的起源
(一)张姓得姓来由 关于张姓的得姓由来,历代文献资料多有记述。其说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挥公说
大多文献资料,都主张此说。如:
《世本》为我国第一部研究姓氏的著作,该书成于战国或秦初,其原书早已散佚,现存有清代几个辑本。其中著名姓氏研究者张澍的辑本载:“挥作弓。挥自黄帝子也,挥以弧矢命世。”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姓氏篇》载:“张氏,黄帝第五子挥始造弓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
唐林宝所著的《元和姓纂》载:“张氏,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
北宋邵思《姓解》载:“张氏,出自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弦弧,以张网罗取禽鸟,世掌其职,遂以为氏。”
北宋欧阳修等所著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张氏出自姬姓。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清王仁骏所辑的《姓名考略》载:“黄帝子挥,始造弓矢,受封于张,其后遂为弓氏和张氏。”
类似资料,不再一一赘引。由上述所引用的资料,可以看出,由于挥是历史传说时代的人物,各书记载难免互有出入,如挥得姓张氏的原由就有三种说法: 一说“ 挥始制弓矢, 官为弓正, 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 一说“ 挥始造弦弧, 以张网罗取禽鸟, 世掌其职, 遂以为氏” ;一说“ 挥封于张, 为张氏。” 虽有不同, 但在挥为张姓始祖这一点上则是一致的。再从张字的结构上分析, 弓长或长弓为张,《说文解字》:“张,施弓弦也。”说明挥的得姓与发明弓矢、弓弦有密切关系(事实上,弓箭的发明和使用历史很悠久。就目前所知,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发明了弓箭使用的箭头——石镞。如在距今2.8万多年的山西朔县峙峪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石镞[1] 。可能的解释是挥对弓箭技术改进有突出贡献)。还有挥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记载也不一致,这一点上历来有争议。但是今存姓氏著作和张氏族谱,则更多记载是“挥是黄帝之子”的说法。如按张氏族谱记载和张姓族人的的情感倾向,则是更趋向于“挥为黄帝之子”说。
以上是从所引用的资料中,论证挥为张姓始祖的历史根据。尽管这些资料互有矛盾, 但是,作为后人追记的传说时代的历史人物, 在记述中存在不同说法是正常现象,是可以理解的, 而这些互有出入的资料却都证明了挥是张姓始祖的事实。黄帝之后挥的后代是张姓中最重要的一支,是张氏的主体,被称为河北张氏[2]。
2、解张说
关于张姓得姓始祖是挥,历代专家学者认识是基本一致的。但也有极少数主张“解张说”。
该说出自南宋郑樵的《通志?氏族略》,“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无可疑也。”
解张,字张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他的后人以“张”作为新的氏号。秦汉以后,姓、氏合一,“张”遂成为这支解氏后裔的姓。
解张确有其人,但其并非张氏开宗立姓之始祖。因为早在周宣王时期就有一位叫张仲(以孝友著称于世)的人,《诗经?小雅?六月》有:“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张仲是最早见于书籍的张姓先民,他也是信史中可确定的张姓第一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对张仲有详细的记载:“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 另外在出土的周宣王这一时期青铜器皿上铭有“张伯”、“张仲”字样[3],张伯、张仲都是当时的贵族。
照此说,解张非张姓之始祖,只是早期附于张氏的一个新的支系。
3、外族改姓说
在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其他姓氏的人改姓(包括皇帝赐姓)为张,成为张氏家族的一员。据著名姓氏文化研究专家袁义达编著的《中华姓氏大辞典》,历史上有影响的改姓有25种之多。此不赘引。
(二)张姓得姓之地
张姓得名来由见于多种文献典籍,但张姓的得姓之地,也即张姓的起源地则文献典籍鲜见,历史上数量浩瀚的姓氏著作中,记载张姓往往也只记“清河”、“清河郡”字样,下仅举两例,供参考。
宋修《百家姓考略》载:“张,商音,清河郡。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观弧星始制弓矢,为弓正,主祀弧,遂为张氏。”
明代杨信民《姓源珠玑》“张,清河。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为张氏。”
这里的“清河”、“清河郡”所指是张姓得姓之地还是张姓郡望,或既是得姓之地又是郡望,认识不尽一致。
根据研究,我们认为,张姓的得姓之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主要依据有:
1、从张姓谱牒记载看
由于年代久远,张氏古谱难觅。对张姓起源地有明确记载而又较早的谱牒,是明初永乐年间张君绍的闽南《张氏宗谱》,该谱序言中记载“余固痛念祖庙之不可失,苗裔之不可疏。会耄耋老成,及搜久远之遗,由各执宗谱之序以对,凡星宇下,无非清河公之派衍也。”说明凡天下张姓,均出自“清河公之派衍”,即始祖在清河。
再有对后世张氏家谱影响深远的是成书于明朝的两部《张氏统宗世谱》。一是由张浚等人集全国各地一百四十九位饱学之士编著的《张氏统宗世谱》,据谱中“得姓郡望”篇记载:“吾张氏之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曰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姓得姓之由。”此谱成书于明嘉靖十四年,是集全国各地之支脉家乘,纠误去谬而合成的一部张氏统宗世谱。几乎同期由张宪、张阳辉主修的同名《张氏统宗世谱》与上部谱记述基本相同,明确记载挥:“世居青阳”。此后的张氏家谱,关于得姓起源,多受这两部统宗世谱的影响。
清道光九年抄录“积庆堂”内“张氏流传征略世系”云:“张氏出自清河郡。黄帝第五子主祀弧,号为张氏,由来已久矣。”
张氏文化专家赵杰等查阅南方九省市图书馆的张氏谱牒,所见也都认为张氏的祖居地在清河。如湖南图书馆收藏的《张氏南轩族谱》记述:“吾族本黄帝后裔,始祖为弓正,封清河,赐姓张,此郡所自治也。”又如《香港张氏宗亲总会特刊?张氏世系源流考》记载:“我张氏受赐姓之始祖挥,乃轩辕黄帝第五子,为三妃彤鱼氏所生,观弧星,司弓正之职,始制弓矢,赐姓张氏,世居清河。”再有《马来西亚张氏志》则说:“考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生有第五子曰挥。初,帝命为弓正官,因赐姓为张,此清河张氏所自始也” [4]。
那么上述材料中的“清河”“清河郡”、“青阳”与今清河县有何关系呢?
据《邢台历史文化词典》:“清河 古河名。是一条古老的河,西汉清阳县、清河郡以及之后的清河县皆因河得名。它起源于今河南内黄南北黑山,流至今威县境始称清河。据考,河流走向与今赵王河遗址大体相近。到了西汉元封年间清河被屯氏河、屯氏别河切割改道。”
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是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整的地理总志,该书卷18贝州:“汉文又分巨鹿置清河郡,以郡邻清河水,故号清河”。北宋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是继《元和郡县志》后又一部现存较早较完整的地理总志,卷58记载:“清阳县,汉时属清河郡。古清阳之地,古清阳县城在今县(指宋贝州清河县城,笔者注)东南三十五里。”
由上述可知,历史上清阳县、清河县 、清河郡均因境内有古清河流经而得名。所以称清阳县,是因西汉清阳县城(在今清河县谢炉一带[5])地处清河之北,遵循了我国地名命名中“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基本原则;所以称“青阳”,则是因古代“青”与“清”两字通用之故。关于这一点,有很多姓氏书籍有说明,如程有为和程英民编著的《百家姓寻根探秘?张》“据说挥的居住地在尹城国的青阳,青阳应为清阳,就是清河以北,古代人称水北为阳。清阳后来改成清河郡。西汉时的清河郡治所在清阳县(今河北清河县东南)。”
2、从清河历史地理看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但历史上特别是战国之前黄河下游淤积平原地区河道因漫流改徙无定,时常出现多股河道并存的局面。历史上黄何曾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据历史地理学研究,在有历史记载的2000多年中,黄河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的改道26次。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黄河下游河道,被称为“禹河故道”,大体经河北平原,由今滏阳河道、子牙河道,至天津附近入海。从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大改道起,至公元1855年改走现行河道,期间,1128年以前,河走现行河道以北,由天津、利津等地入海;以后河走现行河道以南,夺淮河入海[6]。现今属于海河流域的清河县,历史上曾长期地处黄河下游地区。据《邢台历史文化词典》“邢台市域历史上曾是黄河(大河)下游之流域地区,与多次改道有关。今域内平乡……清河、临西9县(市)长久并多次处于黄河(大河)流域。《禹贡》、《山海经》、《汉书》等文献,以及有关县的地方志书,对此均有不完整的记载。”
根据地理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可知,在距今3000-5000年,我国黄河中下游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湿润得多,当时安阳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亚热带动、植物种类,如竹鼠、水牛和野猪等[7]。和安阳相去不远的清河一带的气候也大体如此。
适宜的自然环境,使得清河一带很早就成为先民们繁衍生息的地方。2011年《清河县志》“据境内出土的文物可知,距今5000—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古代人类在此群居生活”。特别是在今清河境内尚存鲧堤遗迹(约4公里长,邻县临西、威县境内也有残留)。鲧堤相传是大禹之父鲧治水时所筑,宋代之前屡有修整,附近大堤村(又名鲧堤村)也因鲧堤而得名。北宋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记载:“鲧堤,在县西三十里,自宗城县界来,是鲧治水时筑。”
鲧到地处黄河下游平原清河一带治理水患是完全有可能的,有其合理内核,黄河下游河道被称为“禹河故道”不是没有来由的。鲧与五帝之一的尧(相传黄帝玄孙)为同时期人物,作为黄帝子或孙的张氏先祖挥在清河居住或活动也是极有可能的。
3、从今人研究成果看
近些年来,姓氏文化研究比较活跃,论著相继出版。关于张姓研究的专著,也有一些问世。关于张姓的起源地,大多认同“清河说”。如:
1、《钱文忠解读百家姓》(2013年,江苏文艺出版社)该书由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钱文忠编著。钱教授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钱文忠解读百家姓》节目,本书即由同名讲座稿整理而成。该书指出:“张姓的来源跟我们讲的‘弓长张’还是很相关的,是黄帝之后挥的后代。……因为这一支一直住在青阳(今河北清河县东),所以被称为河北张氏。这是张姓中最重要的一支,是张氏的主体。”
2、《中华姓氏通史?张姓》(2000年,东方出版社,邓洪波著)。该书指出:“张挥以尹城国的清阳为居住地。清阳以在清河以南而得名,汉代它属于清河郡、清河国。所以后世张氏谱书提到得姓郡望时,有讲尹城的,而更多的是讲清河郡,谱书的版心也往往标有‘清河堂’字样,以示不忘先祖之地。
清河郡始设于汉高祖刘邦,治所在清阳县(今河北清河县东南)。今清河县治所在葛仙庄。
以清河为张姓的祖居之地和最早、最大的郡望,多见于张氏族谱和一般的谱学史籍。”
3、《张氏源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该书以曾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室主任、现任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等为顾问,由世界华人宗亲会常务副会长张省会主编。该书指出:“我们认为,张氏祖源郡望的诸多说法,特别是是历史上就存在着的清河、张城、太原三地说,都与挥公有着不可分解渊源。但是黄帝时期挥公的生平及流动迁徙,决非是我们今天能考证清楚的。……所以尊重历史,尊重诸多张氏谱牒,尊重大多数张氏后裔,我们倾向于历史上的清河故郡是张氏得姓发祥郡望。”
4、《百家姓寻根探秘?张》(1995年,四川人民出版社)。该书由河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程有为和程英民编著。该书指出:“据说挥的居住地在尹城国的青阳,青阳应为清阳,就是清河以北,古代人称水北为阳。清阳后来改成清河郡。西汉时的清河郡治所在清阳县(今河北清河县东南)。”
二、张姓的迁移
由上可知,张姓氏族最早活动于“青阳”,古地在今河北清河一带。之后张姓一直默默无闻,氏族的迁徙路线也不明了,可能已迁入山西。直至西周宣王(公元前827—前782年)时期,在陕西地区才又出现了张姓的踪迹,在出土的这一时期青铜器皿上铭有“张伯”、“张仲”字样,他们是西周的贵族。张仲辅佐周宣王,使西周得以中兴。春秋时晋国是张姓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张氏世代事晋,晋灭后事韩。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张姓人群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中原地区[3]。
对于张姓家族来说,迁徙发展是永恒的。到了秦汉时代,转战千里的兵卒铁流、兵祸天灾造成的流民大潮、祸福旦夕的政治风云等等这些无可奈何而又无法抗拒的因素,推动着张姓先民们迁徙的脚步,而战后统一局面的形成和社会的安定发展,更需要繁荣昌盛、人丁兴旺的张姓家族自己去追寻新的生活空间。因此,到西汉末年张氏家族从中原地区分迁到全国很多州县郡国,并形成了好些名门望族。下面我们从西汉之际开始,来概说张姓家族迁徙的路向和大趋势,并追寻其近两千年的发展历史。
(一)四周辐射
两汉之际,张姓家族迁徙的出发点大体来讲是中原大地和关中地区。中原是由张姓祖居的古冀州辐射而形成的,关中长期以来则是中央政权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因而集中了较多显赫的张氏大族。家庭的迁徙受到各种必然与偶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有时候带着选择,有时则是盲动,更有出于无奈被迫的缘故,因此其行动是千变万化的。但综合考虑其千余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张姓迁徙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由中心向四周辐射。大而言之,总的趋向是以中原和关中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周拓展,辐射到全国各地。小而言之,具体到某个州县也是这样,先是以某个城镇,或以某个村庄为据点,然后向四邻城乡拓展。另一个特点是每一次大的迁徙行动都与政治有关,大多数时候是无奈的、被动的。
(二)南下大潮
第一次起于永嘉之乱。
自公元4世纪初叶永嘉之乱爆发后,西晋政权很快灭亡,国家再度处于长期的分裂之中。张姓先民活动的中心中原和关中地区,在长达二百七十余年的时间内,始终处于战乱之中,尤其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他们的生活环境遭到了极度的摧残。为了求生,他们和北方其他姓氏的人民一起背井离乡大量南迁,形成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人口大流徙。如方城(今河北固安县西南)人张韪在东晋初年就被迫离弃居留六世的家园,带着妻儿随晋元帝南迁到建业(今江苏南京)附近安家落业。而他哥哥的后裔,在战乱中苦苦地撑持着,又坚持了三代,到其曾孙辈张安之手上,已是东晋与南北朝之际了。张安实在忍受不了这长期的战祸之若,也只得率族人南迁襄阳(今湖北襄樊)。在整个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的张姓大世家和其他汉族世家一样,为了逃避落后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的统治,往往带领族人成百成千地集体南迁。为了安置他们,东晋和宋、齐、梁、陈等南方政权都照他们原籍的州县郡名设置州郡县来管理他们,这就是与这次移民大潮相伴而生的著名的侨州郡县制。
第二次起于安史之乱。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激战八年的安史之乱,给全国人口最密集的中原地区带来极为惨重的战争破坏。与此相反,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虽也屡有战争,但都很快结束,破坏程度要小得多。而且,南方物产丰富,土地充裕,无疑是躲避战乱的最好去处。于是张姓族人和北方其他姓氏的人民一起在战争的驱迫下,纷纷向南逃难。此后的藩镇割据、黄巢起义和五代纷争,都引发了一定规模的南迁浪潮,特别是唐末黄巢起义之后的人口南迁,规模远过于安史之乱。此次移民潮,止于五代结束,持续近两个世纪,影响十分深远[8]。
第三次起于靖康之难。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几年间,战祸遍及几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造成了惨重的破坏。靖康二年春,北宋灭亡。五月,康王赵构建立南宋政权,后定都临安(今杭州市)。在求生欲望的驱迫和南宋政权号召下,张姓族人和北方其他姓氏的人民纷纷向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迁徙。蒙古军占领北方后,迫使民众又大量南逃,直至宋亡。持续一个半世纪,人口南迁规模极大。
在南移的大潮中,南方地区还伴有张姓东移或西移的行动。南宋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好些名门望族往往东移以迁就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抗金名相四川绵竹人张浚就东迁湖南宁乡,经过数代发展,成为大族。
(三)涌向西北
张姓向西北的大迁徙,开始于东汉末年。其间天下大乱,中原、关中等地很多张姓族人西进到张理建立的汉中地方政权的辖地避难。这批人中,有一些又追随降归曹魏政权的张鲁。更大一次迁徙是“五胡乱华”的十六国时期,十六国政权,多数是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而且政权更替频繁,征战仇杀不断,因此,中原、关中等地的张姓族人和其他人一样,除了南下之外,就是西向到张轨建立的前凉政权避难。在前凉辖地形成了很多的张姓“大族”。仅《晋书?张轨传》中提到的张姓大臣将领就有31人,其中“凉州大族”晋昌张氏张镇、张越兄弟大有取代张轨之势。”
(四)走向西南
张姓向西南地区的移民最早见于公元前316年,秦国惠文王派张若为蜀国守,组织秦民万家入川。
今云南、四川的白族张姓,相传是战国时期从陇西迁来的,估计就是张若组织的移民。此后代有张姓移入,并且主要是从关中、陇西地区而来。隋唐以前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关中地区,每逢战乱或宫廷政变等大的变故,京畿地区的张姓显贵就往往随朝廷走蜀道避难西南。如唐国子监祭酒张璘就是在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因避农民起义军随僖宗南迁成都的。张姓族人从外地进入西南的第一站一般是今四川地区(明清也有从贵州、云南进入的),然后向云、贵、藏各地迁徙。
(五)进入关东
与唐代同时的渤海国有很多张姓贵族。五代初年渤海国民为契丹所逼,纷纷向我国东北边境方向逃遁,有些张姓族人也就随之从渤海湾地区北上关东。到代替契丹而起的辽金时代,东北地区渤海族张氏就成为大姓,以至有一些其他姓氏的人都要改姓张。这个时期张姓名人很多,辽代有朝阳人张孝杰、沈州(今沈阳)人张琳;金代有由高姓改姓而来的辽阳人张汝霖、张汝弼兄弟,他们都是名振一时的文武大吏,金代末年还有锦州人张鲸、张臻兄弟割地称雄等。明清时有好些契丹、女真、满族人改姓为张,他们跟随马队征地而流徙东北各地。
今东北地区的张姓还有一些是内地主要是山东、河北各地闯关东的人的后裔。闯关东的人多半是因饥荒战乱而逃荒避难的人,他们或拖家带口,寻觅生存之地,或与当地土著人通婚,其创业立家更为艰难[9]。
三、张姓的分布
1、从张姓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看
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张姓的人口已达到8484万,为全国第三位大姓,大约占全国汉姓人口的7.1%。从宋朝至今近1000年中张姓人口由约490万激增到8484万,增长了约17倍,张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平均增长值。当代,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36%强;其次分布于江苏、湖北、辽宁、广东、安徽、黑龙江,这六省又集中了28%。山东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4%,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9.5%。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而北方区又以太行山为界,东部为高密度的张姓区,西部为低密度的张姓区。
2、从张姓人口分布的密度看
张姓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是渤海湾和东北地区,每平方公里的张姓人口达到21人以上,最高达到30人。其次是河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山东西部、江苏,每平方公里的张姓人口达到16.8人以上。如果把张姓人口按分布密度分成若干级,则其中密度最高的(16.8—30人/平方公里)地区仅占国土面积的15.3%,张姓人口大约3341万;12.6—16.8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6.1%,张姓人口大约2098万;4.2—12.6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地面积的34.5%,张姓人口大约2726万;不足4.2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4.1%,张姓人口大约319万。
3、、从张姓人口占区域人口比例看
张姓人口分布虽广,但不均衡,在北方它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张姓在人群中分布比例是:在陕西、宁夏、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内蒙古大部、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北部、山东、东北地区、四川北部,张姓人口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7.2%以上,最高可达13%,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1.3%。在四川和湖北南部、安徽、江苏、湖南北部、贵州西部、云南东部,张姓人口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5.4%—7.2%,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7.7%。其他的南方地区、内蒙古东北、新疆西北和西部,张姓人口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8%—5.4%,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5.7%。青海湖以西的广大地区是人口稀少的地区,张姓人口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不足1.8%,覆盖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25.3%[10] 。

参考文献:
[1]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起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0.
[2]钱文忠.钱文忠解读百家姓[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95.
[3]曹阳,金柯.中华姓氏丛书?张[M].香港:中华书局,2002.20.
[4]赵杰.天下张姓出清河[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9.35—36.
[5]编委会.邢台历史文化词典[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50.
[6]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23.
[7]竺可桢.竺可桢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475-477.
[8]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146-289.
[9]邓洪波.中华姓氏通史?张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64-70.
[10]袁义达.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3.69-83.

注:本论文系“天下张氏出清河——历史地理视角下的张氏宗族文化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杨印书为邢台学院地理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张秀兰为邢台学院地理系主任、教授。

  打印 | 收藏 | 关闭
九湾二甲张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固镇县城中医院西20米 联系电话:13965269699 皖ICP备2024039859号-1技术支持:华迅网络